close

延續上一篇文章關於工作地點的選擇,確定了工作地點後,最讓人關心的無非是去了美國要做什麼,而會做些什麼和工作地點與類型有莫大的關連,去冰淇淋店、麥當勞、洗衣店或是旅館的,工作的內容大概不需要特別的再多做說明也可以約略猜想得到,若是去國家公園、主題樂園或是大型的渡假中心則要看是在哪個部門下,在我們繼續這篇前,有一句大家可能聽到耳朵長繭都不想再聽的話要出現了,那就是"不管分配到是什麼工作,工作這件事本身就是辛苦的",代辦中心會這樣跟你說,參加過計畫的人也會這樣跟你說,我也在這裡這樣說。

美國暑期工讀計畫裡的工作並非一份長遠的工作,只是協助你支付在美國當地生活所需及儲備後續旅遊基金的方式。

其實我個人並不想灌輸或是宣導做什麼不重要,這工作只是個讓參加者在美國能合法以勞力換取收入的工具這樣的觀念,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算是一個很貼切的形容,絕大部分的工作本身,都沒有什麼大學問,掌握熟能生巧的原則就足以應付,一般兩個半月到三個月裡,多是重複同樣的內容一樣的模式。

舉例來說,做Housekeeping(房務員)的人,每天可能就是固定10-12間房間,換床單、鋪床、倒垃圾、吸地、擦乾浴簾浴缸、補充衛生用品等,一間結束換下一間,相同的工作內容,雖然很辛苦很累,一旦習慣了不用幾週就可以上手,卻是整個工作期間的工作。  

又或,被安排到負責區域環境整潔的,除了掃地、撿拾垃圾、擦桌子之外,還要定時倒整區的垃圾和換新垃圾袋,八個小時的工時,各項內容也許就是約兩個小時輪流,兩小時掃地-休息-兩小時撿垃圾-休息-兩小時擦桌子.........,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都是如此 囧。

這些苦差事,聽來有點嚇人對不?但千真萬確存在,也都可能是你即將被安排到的工作。  

多數的工作我覺得可以從其本身學到和獲取的經驗有限,反而若能在短短的數個月中,藉由親身的實作去了解這職位在整個大環境中所扮演的腳色和為什麼雇主需要有人來做這個工作,以及這個職位和其他職位之間的關連性才是價值所在。當然,最難得的是,雖然工作本身簡單,但環境不同、語言不同、思考邏輯不同,在不同文化的異國裡,願意踏出這未知的第一步就是讓平凡的工作變得不一樣的魔力因子

有些工作在出發之前,雇主便會預先通知可能的職位,有些則是要等到了當地跟雇主報到後,雇主在依照當時的人力需求作安排,這大約是一半一半。

請務必注意和諒解:在任何情況下雇主有權利決定員工的職位和工作內容。 

這絕不是我站在雇主那邊一面倒幫雇主說話,有的雇主需要員工從事的工作內容相當單一,例如洗衣店雇用的員工,雇主可能一開始就告知了工作內容是洗衣、烘衣、疊衣等等,其所有的雇員都做同樣的事沒有差異。當然也有雇主,需要的員工人數多且依需求分配不同的職位與工作內容。 

在上一篇有提到,主要有大型雇主來台灣親自面試學生和由VISA sponsor代替美國雇主面試和篩選學生兩種方式,自行尋找工作成功的由於屬極少數暫時不在討論行列中,有機會再聊。

當是由雇主親自來台面試時,因為雇主可以實際接觸到學生,透過互動和對談可以幫助雇主瞭解語言能力和特質,在安排職位時便會基於此,雖然有時來台面試的也只是雇主派來的代表,不是學生在美時直接負責的人員,可無論如何這樣的面談結果都是相較下直接能傳達給雇主的。  

大型的雇主如國家公園、主題樂園:由於各區、各部門單位人力需求可能是每日都在變動,要在半年甚至將近一年前簽訂合約時就確定職位幾乎是天方夜譚,故多會讓學生做志願排序,待學生接近出發抵美前數週至一個月前在另行通知其可能的職位,如前所述,這仍只是可能的職位,雇主隨時都可能必須根據其實際人力需求做出調整,報到時可能會發現職位另有安排,但基本上一旦報到完成講習訓練後,職位也就算真正的大致底定了。

關於大型雇主的志願序,不少學生收到職位安排通知時,會開始質疑甚至抱怨,明明我填的第一志願是Operations,為什麼被排到第三志願的Food Service? 這是因為每個類別的職位都有限,雇主之所以要學生排志願,是做為其安排的參考來源,第一志願額滿就以第二志願遞補,以此類推,不可能人人都上第一志願,千萬別因為沒排上第一志願就覺得雇主大小眼或是刻意,坦白講,在報到之前你的名字對雇主而言可能只是個符號,他們真的還不認識你,更別提中文名相似的譯音可能已經把他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加上一再強調的人力需求是會變動的,第一志願大熱門的A部門可能原先只需要十個人,六月中報到的人很多,除了十個幸運兒,其他全都被排到第二、三、四志願去,但接近六月底時,A部門可能有人離職或得增加人力,又多需要五個人,前面六月中到的人即便第一志願也是A部門,但已經完成其他部分訓練開始工作者,職位是不會再做更動的,反而後面六月底報到的人,雖然晚到卻因為有職缺的釋出可以到A部門去。 

因此,通常此類雇主在簽訂合約時,都會特別強調志願序非絕對,同時職位的分配權也會明確的註明是在資方。
   
非雇主親自面談或中小型雇主:合約下來之後,請仔細閱讀關於職位和工作內容的說明,也請不要忽略雇主的但書,就算你的職位有寫明是XX,還是建議你彈性點的去接受,別在這時就立刻認定,這一定絕對保證就是我的工作,以免報到之後發現雇主調整了工作內容覺得上當受騙,畢竟雇主是支付你薪水的人,你是為他工作的。

當然,若是實際的職位和工作內容和合約上所載明的實在是相去太遠,請先冷靜,畢竟人已經在美國了,如何順利繼續計畫是首要的考量,千萬不要立刻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發飆或是找主管興師問罪,先釐清這樣的差異是哪一個環節的溝通出了問題,才能有效率的解決面臨的問題。

若是你執著的點是在合約,請找出合約來再次詳讀,確定自己沒有忽略任何的細節,這樣要據理力爭時才不會有缺點。 

先聽雇主怎麼說,了解為什麼兩方不同調,雇主的解釋是否能理解和被接受?若是雇主沒有辦法給合理的解釋,是否有可以爭取改善的地方?務必紀錄與雇主協調的過程和細節,若是將來需要VISA sponsor協助時,過去和雇主溝通的內容是幫助所有參與的人快速瞭解的資料。PS 紀錄盡量基於事實,不要攙有情緒化的字眼、人身攻擊和過度主觀的描述。 

所謂的合約,是VISA sponsor給予的"接受工作同意書"還是這間公司真正的制式合約?這也是一個關鍵點,接受工作同意書嚴格說起來不是真正的合約,算是一張你同意了VISA sponsor代為安排你這份工作的文件,通常上面會有關於薪資和工作類型、住宿型態等等的說明,沒有什麼複雜的公司規定、條例在上面,說起來也是僅供參考,報到之後雇主往往還會要求簽訂一式兩或三份的真正工作合約,那才是你真真正正的合約。

同樣的,就算是中小型雇主,一樣會依照其營運的情況去調整人力安排,雖然少了志願序,但雇主依他需求的優先順序去安排新進員工職位的模式是不變的,這樣看來會排到什麼職位又好像很看運氣了,唉,沒錯,真的是這樣。 

還有什麼是影響職位安排的?如果我不喜歡我的工作該怎辦?可以爭取想要的工作嗎?

報到的先後:這算是影響的因子之一,可是不是絕對,理由前面已經講過了,在大型的雇主因為工作種類實在太多了,就算是同一個類別裡可能底下又在分出幾十個點,越是多區多部門就越是難掌控,好處是,開始工作之後可能會有機會在自己的部門底下換點,要換部門就有困難度,像是Merchandise有機會換到別的紀念品店,但要換到Food Service下的餐廳就不容易,除了不見得有缺額也牽扯到要重新訓練。

報到早晚會有較大影響的,反倒是職位別較少的中小型雇主,越早報到,越早累積工作經驗的同時也可以觀察其他職位的出缺情況,進而把握先機遞補,早到的人把肥缺都佔掉,晚到的人只能乾瞪眼撿剩的工作。

我在黃石國家公園打工的那年,是被分配到Kitchen Crew,雖然是大型雇主,但實際上我是在餐飲部門,大型雇主蠻像是數個中小型雇主組成的,去黃石之前我就知道我會在Kitchen Crew,只是不知道到底我會從事何種的工作內容,算是在中段報到,一開始就是在洗碗間洗碗,每天洗不完的碗盤,同期進去的,有人才洗了三天就遇到廚房其他工作有缺,得以換工作,每天我們都去關心廚房和餐廳是否有新的職缺,這中間陸續也有人被換走有人補進來,終於在洗了兩週的碗後,我被調到了員工餐廳,並在員工餐廳直到工作結束,我在我的書裡有提到為什麼大家都得要先去洗碗,當然除了那背後一段可歌可泣故事外:P,碗總歸是要有人洗啊,只是說,在我們後面最晚報到的一批,因為廚房能有的缺都被補上了,也沒別的工作好安排,能離開洗碗間的人也不想再回去,有些人只好整個暑假都在洗碗間度過。 

英文能力的高低:有些人英文能力很強,但卻做著不太需要很棒英文的工作,然後看著英文能力比自己不好的人做得工作卻好像比較優,難免會心生不滿和怨懟,這我絕對會說是雇主的損失,因為他沒有將底下的員工做最好的安排,只是話又說回來,很多時候是在於雇主並不知道,雇主再怎麼樣比不上學生之間相處的多和瞭解彼此,除非出現了表現不佳或是無法達成期望,否則雇主會傾向滿足於看起來的一切良好成效

是有點不公平啊,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雇主了解你的能力,毛遂自薦也可以,如果認為自己可以勝任某樣工作,而該工作正好有職缺,試著說服雇主讓自己去嘗試看看,決定權當然還是在雇主,且有時雇主心裡早已有安排,所以沒法調也沒氣餒,若是你有興趣的工作真的不需要人,建議就再緩一緩觀察情勢,硬是要雇主安插或是因此就覺得很委屈都是為難自己。

不要好高騖遠:有看過一些例子是相反的,殘酷的說,是自己本身能力不足,卻不滿於被安排的工作,想要的和可以做到的有時是有距離的。 
 
認清自己的實力也是很重要的,眼紅職位高的人或是表現好的人,動不動就覺得不公平或是被虧待,認為雇主必定存有私心,忘記先去掂掂自己的斤兩,不是雇主不給工作,而是這個人沒能力做。 
 
態度和表現:在工作上努力的求表現,也是升遷的不二法門,雖然要說升遷可能就是成為小組長或是監督,但也是一種職位的提升,想要調工作或是加薪拿bonus,卻天天遲到早退、常常請假,工作時也渾水摸魚,這時想要讓雇主留下好印象或是讓人在有好機會時先考慮根本是緣木求魚。

態度是一種相對的東西,但人往往只會看到對方而看不見自己,在指摘對方態度有問題時,常會忽略了是自己先擺了臉色或是語氣不佳導致,面對主管和上司時也可能犯了同樣的疏忽,像是在我們園區裡,就常發生spring的學生熱愛的好好主管,卻有summer的學生抱怨同一個主管很兇,到了下一季這個主管可能又讓學生愛戴不已。     
 
雇主的好惡:是人就難免會有好惡,和主管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有利無弊的,雖然人的好惡不是能夠控制的,但若能讓投雇主所好多少是會有加分的效果。 
 
雇主每年雇用的學生可能是不同的國家,有的國家是長期以來就固定有學生去的,通常雇主因為已經較為熟悉該國學生的個性和特質,難免會顯得和該國學生較要好,也有是因為知道該國學生普遍能力在安排工作時就心裡有底,但對於第一次合作的國家,就是抱著試水溫的態度,就跟你第一次出國打工一樣,雇主也不知道新學生的是怎樣,雇主沒有偏心,只是仍在探索和學習。

我本身在人力資源部門也是負責處理國際學生事務,在spring時,學生多是來自泰國和菲律賓,但在summer,除了歐洲、非洲外也有來自台灣的學生,即便在工作時一律使用英文交談以及英文email往來,我的主管非常嚴厲的要求這一點,若是學生用中文email,必定得要退回,倘若被聽見學生使用中文和我溝通,也一定是被叫進辦公室訓話,但畢竟是同文同種的鄉親,工作之餘或是在辦公室外,多數學生私底下來找我時,還是覺得用中文溝通比較能清楚表達而自然而然的脫口而出中文,看在其他國家學生眼裡,就很不是滋味,也或許我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是給予台灣學生較多的照顧,也會利用假日帶台灣學生去玩,這也讓我得到了一些其他國家學生的抱怨,我的主管就再三的提醒我,務必要讓所有學生在計畫裡感到是一視同仁的被對待,在我極力避免歐洲或其他國學生心有不滿時,卻也面對了少數台灣學生的不諒解,認為我明明就能聽說中文卻堅持要以英文與他們溝通,似乎顯得有點不近人情 ,但這是我的工作上必須有所堅持的地方。

我曾接觸過的一個例子,有一群台灣的學生在某旅館工作,旅館同時也雇用了不少某國的學生和短期勞工,旅館本身在經營管理上是有可挑剔之處,對於國際學生的照顧也不夠完善,工作時數也不太穩定,雖然位處東岸相當熱門的觀光城市,但種種問題學生還是普遍的累積很多不滿,其中被提及的就是因為該旅館的安全人員和主管也多是來自某國,這些學生都認為,主管明顯偏袒同一國家的員工和學生,安排他們較輕鬆的工作較多的時數,我當然是認為學生會有這樣的感覺不是空穴來風,我不禁想,若今天腳色換過來,主管都是來自台灣,照顧人的和受到照顧的人會去想到其他人嗎?會覺得自己有偏頗或是受到額外的照顧?或許反而會覺得這很正常,抱怨的人才是想太多,但這也說明了,
工作職場中的無私和公正有多麼重要。

參加計畫前,要做好的心理準備,我認為過分執著於職位與工作內容也是很重要的,太多事是無法隨心所欲,這也不是一個完全操之在我的計畫,唯一真正操之在我的,是決定要什麼用的心情去面對,大環境的改變需要個人的調整才能適應

身邊有不少人在求職時是因為在大學時參加過計畫,而引起了面試者的興趣進而順利取得工作機會,看的並不是在美國做了什麼樣的工作內容,同樣是在麥當勞、小7或星巴克打工的人比比皆是,那沒什麼特別的,真正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這個求職者擁有一顆願意嘗試勇於冒險的心

 
 
延伸閱讀:
美國打工 | 工作地點的選擇 國家公園、主題樂園、度假村或是... 沒得選?
美國打工 | 如何決定暑期美國工讀旅遊的工作日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kAndTravel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