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網頁
http://www.taiwanembassy.org/US/ct.asp?xItem=11321&CtNode=2260&mp=11&xp1=
美國各大城超級市場、購物中心或大型百貨公司林立,購物極為方便。各地物價大體相當。具有高級消費群、貨物品質較高及講求服務水準之店家可能物價較高。在美國消費,收受現金、個人支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現金卡(Check Card)或是現金票(Money Order)、銀行本票(Bank Check)、或汽車加油專用之加油卡(Gas Card)不一而足。隨身攜帶各式塑膠卡片、配合較少量現金跟在國內一樣。但還是要注意一些古今各國不變的原則:
所攜現金數量不要多,以免因遺失、被竊或遭搶損失過鉅;所攜現金面額最好不要大於 50 美元,以免店家拒收;隨身一定要攜帶一些硬幣,以應付公用電話,以及乞丐。
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
美國銀行非常普及便利,擬開支存或各種存款帳戶,請備妥現金或支票及個人證件如駕照或護照,逕往選定之銀行,向行員索取表格申辦併簽樣即可。
塑膠金融卡包括信用卡(credit cards等,延後一兩個月才付款),現金即付卡(check cards等,即時自帳戶扣現)及存提款卡(ATM卡,用以使用存提款機作二十四小時通用金融交易)等之發行機構不限於銀行,許多大百貨公司或連鎖超級市場亦發行信用卡。為鼓勵大眾申請,只要至各發行銀行或公司索取表格,填妥寄回即完成申請手續,數週後可收到信用卡或拒絕通知。
與大部分國家相同,美國申請信用卡需憑藉過去在美國之信貸紀錄,如果來美國人過去並無此項紀錄,向一般美國銀行申請信用卡通常會遭拒絕。在此情形下,國人可向各大城市之銀行先行洽辦信用額度較低之信用卡,獲准之機率較高。首次來美之留學生因在校園中有許多機會收到發卡銀行之廣告信,信用卡之申請應無需過慮。
消費折扣:
一般商店藉促銷活動以及折扣券對特定物品降價是刺激銷售的一種方式。在美購物如果不挑剔一定之消費品品質,可以在這種方式下選購較經濟實惠的商品。
在我國商品標價內含營業稅等稅捐,美國則是貨品價格之外加計銷售稅,我國人在購物時要注意此節。銷售稅稅率各地不一。
食:
食物及日常用品一般供給及物價尚稱穩定。
地域性之食品及日用品:由於美國建國以來吸納外國移民,成為種族大鎔爐。再以大量外國觀光客流動,促使大城市興起具各國特殊食品及用品之商店。有關華人消費,除各大城市均有中式餐廳外,小城市亦常有中式小吃店之蹤跡。惟在美國中式餐館,水準不一,部分口味不一定純正。來美留學國人可選擇自行料理或在學校餐廳包伙。
餐飲小費:
由於餐飲業服務生依風俗習慣仰賴消費者小費為其主要收入,我國消費者應於飲食後酌依行情給予小費。一般小費百分比,午餐約為帳單金額的 10%~15%,晚餐約為15%~20%。部分餐飲業在實務上可能會先行將一定成數之小費計入總金額,為避免重複給付小費,最好在付款前詳看帳單。
衣:
美國國情文化平日對於服飾穿著無特殊要求,但遇有特殊場合(譬如教堂婚禮、正式音樂會)及高級餐廳則需穿用適當衣著。美國服飾業供應齊全,來美國人可依本人需要購置或臨時祖用。
來美留學或派駐我政府駐外單位工作同仁,可酌情攜帶具有我國代表性之衣著(例如女士以旗袍為設計基礎之晚禮服),以備正式場合穿著。美國乾洗業盛行,但乾洗服務水準不一,旅美國人選擇乾洗店應十分謹慎,以避免衣著受損。
住:
一般房屋:
就美國情形言,住宅大約可分為公寓﹙Apartment﹚、共有公寓﹙Condominium﹚、連幢屋﹙Town House﹚及獨棟屋﹙Single House﹚等四種,一般連幢屋及獨棟屋有客廳、餐廳、廚房、起居室(family room)、三到五間臥室、兩個或以上之全套衛浴設備、洗衣間及儲藏室以及車庫。房屋市場一般分為售屋市場及租屋市場,大體由房地產經紀公司(realtor)仲介處理。
租用房屋通常需預先繳付第一個月及末月租金,押金等,以保障房東出租後第一個月可正常收到租金,房客如提前退租遷離、房東尚需收到末月租金,而且對房客就房舍造成之損害,房東修繕時可直接自押金中扣款。
留學生則可選擇校內宿舍,或校外私人房舍租賃。
無論租屋或住屋方面均要注意與房東間或與社區管理委員會之間權利義務關係。例如社區游泳池設備等使用、衛星小耳朵天線架設之方向,或是庭院整理等。
美國家庭電器電壓為 110 伏特,攜國產電器來美,可即適用。
美國家具價格與國內相當,款式以西式居多。一般家電及家具價格與國內相當或較便宜,中式家具較少見,多係進口。部分美國地區因氣候乾燥,所購家具應先詢問廠商是否已先作乾燥處理,以免日久龜裂或變形。
電力、自來水及瓦斯一般供給狀況良好。本地自來水可自行加裝濾水器生飲,或購買瓶裝飲用水。若自來水受到污染不宜飲用時,地方政府會透過媒體告知民眾。
電話 :
在美國住家申請安裝電話十分簡便,新客戶於申請電話號碼時可能須預繳基本費,或另會需繳交開戶費數十美元,如不需技術人員到府服務,三、五天後可通話;每月之基本費視客戶所選擇之功能或服務項目多寡而定,最常見是包含話中插接、顯示來電號碼等,相對這些功能,自行購買之電話機則需具相同之性能。
客戶可在申請時指定是否需國際長途電話服務,直接撥號可以先撥國際電話代碼011,再撥國家代碼,中華民國﹝台灣﹞之國家代碼為886,再撥區域代碼,台北為二,再撥對方之號碼。即011-886-2……。美國全國報警台電話為 911,查號台為 411。
郵政:
一般服務情況,美國及台北間除正常郵政外有數家國際快遞公司提供快遞服務,包括美商聯邦快遞(FedEx)、DHL、UPS、Airborne Express等。一般而言,快遞郵件約3個工作天即可抵達,普通航空郵件則須 5 至 7 天,海運郵件則需 4 至 6 週。
詳細郵資表請在美國郵政官方網址查詢:http://www.usps.com。
醫療設施與保險:
美國各地大小醫院林立,醫療設施完善,旅外國人於到達美國後可先予以了解;惟求醫必須有保險,以避免昂貴之醫療負擔。旅外國人如係短期旅遊,則可詢問國內之全民健保,公保等保險承保範圍是否及於國外旅遊,理賠方式是否恰當等。如以信用卡支付機票款,則購買機票是否同時贈送旅遊醫療險、平安險等。如參加旅行團來美旅遊,該旅遊團主辦機關是否已投保團體醫療險等。旅外國人如係長期來美,則應先了解於抵達後就讀學校或工作機關相關保險保費如何?是否偏高?是否具有強迫性?是否可以選擇投保其他保險,一但確定後則應儘速投保。
一般看病、住院、生產、X光檢驗以及定期身體檢查等,收費方式依所參加之保險而定。處方用藥:除部分藥品可在藥局櫃檯無須醫師處方自購,其餘藥品則須憑醫師處方購買。如係緊急用藥,購買時應先電話詢問藥局是否有現貨再前往購買,以免延誤時機。
通常牙齒保健另須單獨投保。
行:
汽車、租車:
美國汽車種類繁多,除美國製、亦有歐洲及日本等外國進口汽車,近年各國生產之汽車多朝省油方面設計,惟外國車維修如採外國原廠零件,則成本較高。購車須付稅,另購買昂貴之豪華轎車除一般稅負外,另須付奢侈車稅。
租用汽車在美國非常方便,價格也較合理,租用一般轎車型汽車每週租金可打折扣。來美國人如欲在美立即駕車,離開國門前須辦妥國際駕照,以備在美使用。租車一般可在機場下機即可辦理租用手續,或前往租車公司個門市部租用。惟為確保租用較滿意車種,事先透過網際網路或以電話預約較為理想。
為搬家目的,美國亦有幾家專門出租搬運用各型卡車之公司,來美國人如會駕駛貨卡,則甚為方便。
汽車保險:
國人在美購車同時即需投保,本地汽車保險經紀人甚多,保費費率依各人駕駛紀錄各有不同,新抵美國國人倘無美國地區駕駛紀錄費率將較高,新車之保費亦較舊車為高。
大眾運輸系統:
汽車是美國居民主要交通工具。據美國汽車製造業者協會調查,80% 以上之美國家庭,每戶至少擁有一輛汽車或貨車,我旅美國人,購置或租用汽車,生活較為方便。此間交通規則,宜儘可能了解。
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火車及地下鐵等,在華府、波士頓、費城、芝加哥、舊金山及紐約等大都市內亦為主流。鑑於都市內交通擁擠,市郊居民駕駛自用車至車站停車場,再換搭火車或地下鐵上班者,為數眾多。
陸運:
美國主要鐵路(mainline routes)總長約22萬公里,採1.435公尺之標準軌距(standard gauge)。鐵路為美國主要的內陸運輸工具。AMTRAK是全國最大的鐵路客運公司。貨運方面,鐵路在貨量約佔全美總貨物運輸量約三分之一,鐵路客運以中、長旅客為主。美國公路總長約 600多萬公里。
航空:
美國民營航空公司近百家,除定期班機外,另有短程往返的Air Shuttle,穿梭各大城市間,甚為方便,惟使用機型大小不一。台北與美國之間班機,包括至美國西岸之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以及至東岸之紐約市及紐澤西州之紐華克市,或經過東京亦可直飛底特律或芝加哥等大城。美國國內航線使用飛機機型不一,如欲求舒適便捷,向旅行社購票訂位時可探詢相關機型資料。
2001 年 9 月 11 日恐怖份子以劫機方式攻擊美國重要目標,造成美國重大損失,亦促使美國全面正視國境安全。在此情形下,國人搭機入出美國國境需有提前赴機場接受安檢之心理準備。目前各航空公司也因乘客減少而有減少航班情形,在此過渡期間,國人往返美國必須注意適時確認機位,以免耽誤程期。
水運:
美國對外貿易商品經水路運輸者約佔 60%,主要商港包括紐約、波士頓、巴爾地摩、紐奧爾良、舊金山及西雅圖等。
計程車:
計程車在市區可在路旁招車或打電話至車行約定時間接送。惟尖峰時間欲搭乘計程車者,由於不易在路旁招車,宜先以電話儘早電請計程車公司在一定時間派車至指定時間。
小費:
進出機場、港口、車站或旅館請服務生搬運行李,一般而言,不論行李大小,每件約給小費 1 美元。大部分機場、車站或旅館亦備有自助推車。小費金額在豪華旅館業依習慣比較高。
教育:
美國各州教育法令雖不盡相同,惟教育組織體系大體一致。
一般義務教育學齡始於五歲,十二年之義務教育。學年度於每年九月至次年六月。初等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幼稚園及小學;中等教育自七年級至十二年級止,大部分學生在十年級開始時,必須選擇繼續升學(大學)之學術課程或準備就業之職業課程,或兩者兼修;高中課程甚具彈性,以適應學生之不同需求,大部分均提供法語及西班牙語。
我國學齡國人旅美如遇英文適應問題,美國學校提供語文輔導教育。
托兒所(學前教育):皆為私立,有全天及半天之分。所收費用不等,價位亦因年齡大小有所不同。由於種族、文化及每一學前教育辦理人士心態之不同,每每影響各個托兒所之品質,來美國人子女是否對托兒所能所適應亦宜注意。
幼稚園:幼兒滿五歲,即可上公立幼稚園,公立幼稚園學費皆免。
美國學制多採六三三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及高中三年;亦有少數地區採行五三四制。除正規教育外,美國亦有就殘障學童設立之專門學校,地方機關亦有輔導無法適應在學較讀而必需在家就學(home schooling)之特殊學生。
小學:公立學校均免繳學費,私立學校每年學費不一,且多數要求家長捐款。
中學:
初中及高中兩部分係美國教育體系中之養成教育階段,功課由簡而繁。在學校指定課業外,學生有充分時間自我充實學識、學習獨立自主以及參加課外活動之機會。
中學課程通常區分為不同層級,以輔導不同程度之學生。除為一般學生開設一般課程外,資優生得經由選修較艱深課程或跳級修課方式加強學習內容。財力雄厚之縣市政府往往對初,高中提供較優之師資及教學設備,甚至輔導部分中學成立資優學習計畫(有的稱為Magnet Programs);亦有部分著名大學(如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藉考試在中學發掘資優生(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並鼓勵渠等參加特別的暑期活動。
大學:
申請美國大學部之入學許可,大部分學校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前參加學業性向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簡稱SAT),將其成績連同在校學業成績、教師推薦函及各種課外活動證明向各大學提出申請。(註:此一性向測驗由於內容對非英語系少數民族以及清寒學生報考可能結果有所偏差,在少數學校引起爭議,導致部分學校已不予採用為入學標準。)來美留學國人除必需在學術能力上能勝任留學課程外,最好盡力對美國文化以及大學生生活具備基本了解,始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同學打成一片。
娛樂:
出版事業、表演藝術、博物館、畫廊、圖書館、體育競技等在美國均極盛行。
著名之文化及娛樂活動通常集中於美國少數幾個城市,但由於傳播媒體之發展,直撥衛星電視、有線電視、電腦網際網路不時協助一般美國人以遠距方式接受文化及娛樂之薰陶。
有關文藝活動入場券,部份活動為支持特定宗旨,有時以免費方式演出,或是對於特殊觀眾群(如學生)予以免費或折扣優待待遇。如遇受歡迎之文藝活動,最好及早透過電話或網際網路訂購。
娛樂包含綜合主題樂園、水上樂園、電影、賭城、音樂、體育、郵輪旅遊、駕車旅遊、甚至家居烤肉等都往往成為美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報章雜誌及電子媒體廣告,以及網際網路是目前提供文化娛樂資訊的主要媒體。
文章來源: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網頁
http://www.taiwanembassy.org/US/ct.asp?xItem=11321&CtNode=2260&mp=11&xp1=